
一 項目背景
清河旅游特色小鎮位于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青陽新區北側,用地總面積大約35平方公里。交通區位優越,地處環渤海經濟區,距北京、天津三百多公里,距石家莊、濟南一百多公里,京九鐵路在清河設有二級站;青銀高速、大廣高速、邢臨高速、308國道穿境而過。
清河旅游特色小鎮包括羊絨小鎮,金瓶梅小鎮和山楂小鎮三大板塊。其中,羊絨小鎮已經初具規模,發展條件優越;而金瓶梅小鎮以及山楂小鎮則急需進一步的發展。
二 現狀分析
產業依托
清河縣產業基礎雄厚,清河產業優勢體現在特色產業集聚,產業鏈條完善,在全國知名度高,有影響力。尤其是清河的羊絨產業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、稀有金屬產業和耐火材料產業。這些都是第二產業,清河的厚實的經濟基礎亦是來源于第二產業的強大能力。但是隨著國家和城市的發展,產業轉型勢在必行,要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,因此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板塊是最適合清河縣的三產業態。
文化依托
清河縣文化資源豐富,無論是古京杭運河的歷史,還是金瓶梅小說的文化,都在清河積淀和發酵。武松文化、金瓶梅文化、古運河文化、張氏發源地、貝氏發源地、狀元文化都是清河縣的招牌傳統文化,也為清河旅游特色小鎮提供的豐富的內涵資源,使清河的旅游特色小鎮有文化的內涵,有文化的依托,有文化的靈魂。
三 目標定位
規劃定位
以金瓶梅文化為魂的文化旅游+以山楂小鎮產業為依托的農業旅游。
四 規劃方案
整體平面采用祥云的設計圖案,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,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。運用于此,表達了旅游小鎮美好前景的愿望。
旅游小鎮的總體規劃結構為:一帶一軸兩心三片區。一帶是青陽湖古運河景觀商業帶,一軸是貫穿金瓶梅景區和山楂小鎮景區東西的道路景觀軸,兩心為金瓶梅景區的貝州城和山楂小鎮的山楂公社。三片區是山楂小鎮景區、金瓶梅景區、清涼江景觀林道區。
道路交通強度采用外強內弱的方法,限制機動車輛內部通行,提倡并提供公交系統,在享受現代產業文化的同時亦能感受綠色環保的生態。同時為應對季節性的交通負重需求,在各大入口及節點均設有停車場。
總體分為七大分區,分別為:古城文化區、中心景觀區、農業體驗區、山楂種植區、山楂公社區、居住區以及養身林道區。重點有四個部分:金瓶梅園、溫泉、貝州城以及山楂公社。